从体育博物馆移动展车到九子游戏体育文化流淌在上海弄堂里在即将出炉的2024年度长三角体育榜单中,“长三角十佳体育文化品牌”就聚集了一系列致力于将体育文化传向全世界的精品体育赛事与活动——它们用各种方式将体育文化融入城市生活,让体育散发出的精神力量变成城市文化中的一部分。
上海体育博物馆移动展车以及“黄浦·我来赛”九子系列主题活动就是众多候选者中,极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他们用努力和创新诠释了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体育为什么能够成为很多城市的一张金名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文化属性,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强身健体,更在于将拼搏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力量融入城市文化中。
1月22日,2024年长三角体育榜单即将揭晓,其中一项就是十佳体育文化品牌,入围的品牌赛事都是过去一年在体育文化传播上做出卓越贡献的典型体育活动。代表上海的体育博物馆移动展车以及“黄浦·我来赛”九子系列主题活动就在候选名单之中。
这两大品牌活动将体育文化的种子从狭窄的弄堂播撒至广阔的公共空间,将这份活力与搭载于移动的展车之上,真正意义上将体育的魅力带到了市民的家门口,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用他们的努力和创新诠释了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所谓的九子游戏,是打弹子、刮片子、顶核子、抽陀子、滚圈子、造房子、跳筋子、掼结子、扯铃子这九项游戏的统称。
作为上海弄堂传统游戏项目,九子游戏见证了上海弄堂的变迁,如今,它成为连接体育和城市的一条纽带。2022年,九子游戏成为中华体育文化项目,就是最好的证明。
对于“老上海”而言,九子游戏就像一把时光钥匙,让儿时弄堂生活的美好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满是怀念与温情。上海市社区“九子”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彩红说,这项传统体育游戏能够重回弄堂,其实得益于洪克敏的坚持和努力。
1988年,时任黄浦区承兴居委会主任洪克敏收集了民间几个项目,创建了“九子游戏”项目,并在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承兴小区举办了第一届弄堂九子游戏活动。本是为着创新一下社区的活动方式,没想到这项活动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渐渐发展成为社区里的“全动”。
“从1988年到现在已经超过35年了,一直没有断过,真的很不容易。”刘彩红也感慨,一晃这么多年,这项体育游戏看着不少参与者从少年一点点长大,又看着新一批少年加入,“大家都是真的喜欢,所以才能坚持和传承下来。”
这么多年来,不少上海人逐渐远离了“弄堂生活”,而九子运动仍然活跃着,从弄堂又走进小学校园,然后是大学校园,甚至走进了公司团建……真正做到了各年龄段的全面加入。
谈及九子游戏的传播,刘彩红最欣慰的是,它能够在校园里大放异彩,“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在孩子们眼中,这些‘爷爷奶奶小时候玩的游戏’并不枯燥,反而乐趣十足,创意无限。”
就在九子游戏进校园的活动现场,那些专门被邀请来一起参与的阿姨爷叔们一边指导一边回忆童年,老少同台在欢声笑语中交流游戏技巧、回忆老弄堂里的趣事。而小朋友们也在游戏中领略了老弄堂独特的海派文化底蕴,增进了对街区老弄堂文化的认同感。
大学校园里的九子活动也同样魅力无限。2023年5月份,上海大学第十届国际文化节就特设了老上海弄堂游戏“九子大赛”展台。前来体验的师生络绎不绝,在运动中感受文化的魅力。有意思的是,就连外籍留学生也参与其中,一场体育游戏将过去和现在、中国和世界都连接在了一起。
来自俄罗斯的管理学院22级硕士生安琳娜当时报名参加了“·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上海行”,她的选题就是《上海传统弄堂游戏:九子游戏》。她表示:“据说如果弄堂里邻里关系紧张,一起参与这个游戏可以变得更加和睦。现在,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国际友人参加这个游戏,把中国的和谐文化传递给全世界。”
无论是进校园,还是定期举办的九子活动大赛,这项原本只活跃在弄堂里的体育游戏如今逐渐融入了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在了更多舞台上。这样的影响力也是刘彩红希望看到的,“我希望我们能够从九子的运动的这个体系里源源不断地给大家一种新的概念体验,细水长流、深入人心,才能够得到大家一起的推广。”
2006年,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在中心城区建造了九子公园,这是全国第一座以专项体育运动项目命名的主题公园。公园内设有九子游戏的雕塑和说明标牌,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运动环境。像这样把体育文化“实体化”的创新尝试还有很多,比如各大赛事上的九子文创、九子集市、九子“换pin”等活动,都十分吸引大众的目光,也激发了大众了解九子游戏的兴趣,让越来越多老老少少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真实的九子文化。
刘彩红记得,在上海市第四届市动会社区九子总决赛中,换pin(徽章)活动就让人眼前一亮。活动中的徽章,是由上海老弄堂体育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首发的一套10枚九子运动徽章,依据9个九子运动形态及上海代表性建筑组合设计制作,包括9枚九子项目徽章及1枚2024年“侬好,九子”年度徽章。彼时,运动员们积极收集徽章,相互交换和收藏,成为了比赛中的一道风景线,也成为了每个人维系情感的纽带。此外,首个市动会体育项目歌曲《九子之歌》也成为闭幕式舞台上的亮点之一。
2024年12月底,九子运动协会在九子公园举办《弄堂里九子的春夏秋冬》插画展活动,以春夏秋冬为脉络,用精美的插画展现九子运动在弄堂里各个季节的别样风情,有孩子春日的嬉戏、老人夏日的乘凉、秋日的比赛热闹以及冬日的温暖围聚,揭示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视听结合的创新尝试,让这项历史悠久的体育文化活动又“潮”了起来,它们既是文化具象体现,又借助线上线下渠道走向大众,融入日常。借艺术之美的传播方式,使九子运动在不同角落播种,扎根在年轻人心中。
展望新的一年,黄浦区体育事业发展指导中心党支部周颖芳表示:“希望通过长三角九子阵地联盟,去长三角各地做科普培训,以期达到每个地区都有完整赛事体系,可以自己举办赛事。如果长三角各地区有自己的组织者、裁判团队、志愿者,能够定期地开展,甚至与上海地区做到联动、实时共享评分,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场景。”
与此同时,刘彩红也希望科技赋能可以为这项传统体育游戏带来更强的传播力,不仅仅是从上海出发辐射长三角,甚至是借助国外留学生的参与,将这份体育文化传向全世界。
“科技这块我们之前融入比较少,未来我们也会和科技馆进行更多联动,包括尝试VR。”刘彩红介绍,“新九子游戏”也在酝酿之中,“我们希望能够和科技碰撞出更多的内容,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也希望体育结合文化,能够走得更远。”
相比于九子游戏从弄堂走向国际的35年,上海体育博物馆移动展车刚满两周岁,但是在体育文化的传播和体育故事的讲述方面,它和九子游戏一样,活力满满,人气十足。
作为上海体育博物馆展陈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上海体育博物馆移动展车自2023年正式发车,便吸引了一波体育文化“流量”。在上海体育文化专项基金、沃尔沃汽车公益基金的支持下,为了让体育博物馆“走出去”,让体育藏品“动起来”,上海体育博物馆突破以往固定展陈模式和有限空间壁垒,打造推出上海体育博物馆移动展车。两年来,通过焕新升级、展陈更替和进校园、进赛事、进商圈、进场馆、进社区、进展会等“六进”活动,让鲜活的体育文化持续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使更多的市民游客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上海体育的魅力。
上海市体育宣传教育中心负责体育博物馆移动展车的日常管理,中心文博部主任鲁宏伟介绍,2024年是全球体育大年,聚焦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重点,回应日趋多元的体育文化需求,上海体育博物馆结合移动展车功能升级,精心策划推出霹雳舞开元体育登录入口、攀岩、滑板、自由式小轮车等四个新兴奥运项目主题展。在展车内部的墙面展柜、立体展示区、照片墙和奖牌展柜等区域,依托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奖杯、运动器械等实物藏品,辅以丰富的图文影像,立体展示了上海潮流运动的生机活力。
移动展车团队的努力,换来了一组相当亮眼的数据——两年间,“移动的体育博物馆”从徐家汇书院发车,到华东政法大学再度启程,从克大师赛到白玉兰广场,从大众体育节到华夏公园,从上海书展到上海体博会,再到中小学校园,移动车将体育文化与奥运氛围带到了城市的40个点位,吸引近7万人次现场参观。
在移动展车的行进路上,冠军们纷纷化身体育文化使者,通过一场场精彩的主题沙龙、一次次互动分享和展品讲解活动,为市民朋友们和青少年学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中国首位跳水奥运五金冠军吴敏霞走进中学校园,讲述夺冠背后的精彩故事;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与同学们现场竞速,分享自己征战赛场的成长历程;巴黎奥运会艺术体操冠军郭崎琪则来到了托儿所小朋友们的身边,手把手示范指导艺术体操动作……
而这一系列成绩背后,移动体育博物馆的运营其实面临了诸多挑战。鲁宏伟透露,移动车在每个点位之间的运输成本高昂,且因无牌照无法上路,只能借助其他工具进行转运;转运时间多受限于深夜,每一次成功展出的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在凌晨时分默默付出。
飞驰前行的体育博物馆移动展车,一路上得到了社会各行各业和体育系统内外的大力支持。无论是车辆的设计制作、展陈的策划实施,还是藏品的征集展示、活动的协调组织,都离不开公益资金的支持,爱心企业的参与,体育人士的倾囊相助,以及各方团队的团结协作。
未来,移动展车也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期待。据悉,上海体育博物馆计划与江苏、浙江、安徽等开展长三角地区体育文化联动交流活动,移动展车也将有机会驶出上海,走入长三角。正如上海体育文博团队所期待的,通过一辆车,一座城,一个展,讲好体育故事,弘扬体育精神,扎实践行“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的使命担当。
两大品牌活动,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共同绘就了一幅体育文化与市民生活和谐共融的美好画卷。它们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体育精神,激发着人们对体育的热爱与追求。
鲁宏伟对未来的期待,也是体育文化的推广者们的共同追求,“我们希望体育博物馆走出去,让我们的藏品火起来,让更多人能够体验到我们的体育文化,满足市民对于体育文化的需求。”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阚静文)“住手!”“抗争”“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美国!”,超1000场,逾50万人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最新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加之美国政府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引发美国国内及欧洲强烈。连日来,多地民众走上街头,用行动表达不满与愤怒。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阚静文)“住手!”“抗争”“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美国!”,超1000场,逾50万人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最新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加之美国政府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引发美国国内及欧洲强烈。连日来,多地民众走上街头,用行动表达不满与愤怒。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其中,不断讨好美国“倚美谋独”的当局被狠狠打脸——地区被加征32%关税。靴子落地,民众怒斥:台积电白给了,武器白买了,结果还被美国征收32%高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10%的关税已于5日生效,而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的更高关税将于9日生效。
4月9日,委员、联合参谋部上将参谋长刘振立同来华访问的英国国防参谋长拉达金举行会谈,双方就两国两军关系、国际地区形势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加强两军交流合作进行沟通。
2024年4月22日9时许,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挂甲寺派出所所长张明工作期间,突发疾病,后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因公牺牲,生命定格在了53岁。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处心积虑,发展运用本国在华人员,大肆开展间谍情报活动,持续窃取我国国家秘密,严重威胁我国。近日,机关经缜密侦查,成功摧毁菲律宾间谍情报机关在华布建的某情报网络,依法拘捕三名涉嫌在我国境内从事间谍活动的菲律宾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