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GBT19851-200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 GB/T19851-2005 第 1 部分:健身器材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北京体之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青岛英派斯有限公司、广州润丰文体用品厂、山东莱阳激浪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元天翔、贾志勇、侯力波、庄碧、张家祥、马德枪、刘少树、石仲凯开元体育、曾文飞、于秀成。 爬绳和爬杆器材的规格尺寸 ...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 GB/T19851-2005 第 1 部分:健身器材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北京体之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青岛英派斯有限公司、广州润丰文体用品厂、山东莱阳激浪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元天翔、贾志勇、侯力波、庄碧、张家祥、马德枪、刘少树、石仲凯、曾文飞、于秀成。 爬绳和爬杆器材的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 软梯器材的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 类 型 绳杆的握持直径 器材的有效使用宽度 器材的有效使用高度 中 学 30~38 600 3500 小 学 28~35 600 3500 爬绳的固定应符合5.4.21的规定;爬杆的下端若设置为非固定结构的悬空型式时,其下端至运动地面的离地高度应为200mm,且爬杆至其垂直轴线的单向摆动幅度应不大于8。同时,爬绳和爬杆上端的连接部分还应设置有防止绳杆断裂的防护装置。 1:爬绳和爬杆器材的有效使用宽度是指可提供使用者予以安全运动的有效空间的宽度。 2:器材的有效使用高度是指爬绳和爬杆等器材自运动地面计起的有效使用高度。 类 型 握持直径 梯阶的间隔距离 器材的有效使用高度 中 学 25~30 30010 3500 小 学 25~30 25010 3500 软梯器材的握持直径是指在软梯的有效攀爬范围内,横杆上任一攀爬部位的握持直径。